“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上的智慧” 主题展览回顾

发表日期:2020-07-24

“做一天马可·波罗:发现丝绸之路上的智慧”主题展览是中国科技馆为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向公众传播中国古代科技成就,展示东西方科技、文化沿丝绸之路的传播及其对世界文明的影响而举办的中国科协首个“一带一路”题材科普展览。展览得到了国内众多单位和海内外四十多位专家的鼎力支持,体现了开放包容、互学互鉴的丝绸之路精神。屠呦呦先生还亲自为本展览题写寄语,表达对青少年的期望和祝福。

2020年1月2日至7月13日期间,展览在中国科技馆短期展厅展出。

一、展览概况

展览以第一人称视角代入的方式,使观众“化身”古代丝路旅行家和商人,切身感受沿陆上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传播的古代科技与物质文化,进而体会到古代丝绸之路在实现沿线地区互联互通,经济繁荣、贸易互补、民心相通等方面发挥的作用,并对“一带一路”倡议所书写的美好愿景产生向往与憧憬,直观感受到互学互鉴的丝绸之路精神。

示图

展览设置了对异域的想象、带什么商品去中国、驿站与驿道、漫游古代中国、海上历险、世界在变等六大主题展区,面积2000平方米,展线408米长,共展出展品70余件(套)。除了互动展品、实物、模型之外,展览还展出了“南海一号出水瓷”、古代玻璃制品、陇海铁路铁轨等古代和近代文物、京张高铁铁轨及无砟轨道板、中国科学家参与黑洞成像研究所使用的计算机设备以及屠呦呦先生使用过的相关书籍等现代科技文物。

二、重点展项回顾

1.丝绸之路地图

丝绸之路是起始于古代中国,连接亚洲、非洲和欧洲的古代商业贸易路线。该展项所展示的陆上丝绸之路数字三维全景地图,是以1271-1295年间马可波罗前往中国和返回意大利威尼斯的路线内容为题材的,首张以地理模式对《马可·波罗游记》进行历史注释的人文地图。观众可以通过体感操控的方式观看整个行迹,并可以查看其中的诸多重点地理标注点。

示图

2.宝石有多硬?

宝石的硬度指宝石在抵抗外来压入、刻画或研磨等机械作用的能力,宝石间不同硬度是由其化学组成、化学键及晶体结构所决定的。该展项可使观众通过四种不同硬度的硬度笔去尝试在宝石板上刻划,通过观察宝石版留下的痕迹判断宝石的硬度。

示图

3.中国有玻璃吗?

玻璃,在中国古代称为“璧流离”或“琉璃”,“琉璃”一词属于外来语,是古人对玻璃器的称谓。早在西周时期(公元前11世纪前后)就出现了玻璃的踪迹。而中国的玻璃多为模仿玉器外观的半透明或不透明状。随着陶瓷逐渐兴盛,中国本土玻璃发展日渐衰落。

该展项展示了战国、汉代及宋代的玻璃文物,其中有蜻蜓眼、串珠、耳饰、玻璃璧、发钗等。

示图

4.东西方的秤

早在元朝时期,中国就制定了严格具体的规章制度来保证度量衡的统一,其中就包括秤锤上铸(刻)不同民族文字。同时期欧洲的度量衡并不统一,如不同地区“盎司”的重量就各不相同。

本展览不仅展出了中国近代木铁质杆秤和18世纪末19世纪初的欧洲秤实物,还设置了特制体验秤。观众可以通过实物比较东西方秤形制和测量原理的异同,也可以亲自体验称重的乐趣。

示图

5.马镫

马镫不仅能帮助人上马,更主要是用于支撑骑手的双脚,起稳定身体作用,从而使骑手的双手更加自由。汉代末年,最早的马镫出现在蒙古高原及周边地区,随后传入中原地带、朝鲜半岛以及西亚和欧洲。

本次展览不仅展出了马镫的实物,还设置了有/无马镫骑乘体验装置,观众可以依次骑上有马镫和无马镫的马模型,比较有马镫和无马镫骑乘的稳定性差异。

示图

6.元代邮驿制度

元代时,中国的邮驿制度已十分成熟。以大都(今北京)为中心、四通八达的驿站网络构成了“元朝政府的神经和血液网络”,对中央政府对各地的有效治理,尤其对发展边疆地区的交通起到重要作用。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了解元代邮驿的路线、交通与传递方式,还可以通过互动方式了解汉语中“驿”“站”与突厥语、蒙古语的关系,从而感受语言文化上的多民族交流与融合。

示图

7.丝路沿途美食

丝绸之路不仅加强了东西方的经贸交流,也促进了不同地区、不同民族间的饮食文化交流。中华美食举世闻名,很多食材源于丝绸之路的传播,而中国人的烹调工艺也由此传到世界各地,丰富了其他民族的饮食方式。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走进一个“丝路驿站”,在多媒体游戏中化身“店小二”,给来自汉、唐、宋、元、明不同朝代的客人点餐,从而了解不同历史时期传入中国的蔬菜。

示图

8.丝绸工艺流程

中国是最早养蚕缫丝和发明丝织的国家。大约公元前3000年,中国人已经成功驯化了野生桑蚕,使其成为可以饲养的家蚕,并利用蚕丝织出美丽的丝绸织物。

在展览中,观众可以从多媒体电子屏上欣赏到循环播放的动态《蚕织图》,细致地了解包括养蚕、结茧、缫丝、炼丝、染色、整经、摇纬、织造、剪帛等各个环节的古代丝绸工艺流程。

示图

9.青花瓷纹饰演变

青花瓷是中国陶瓷烧制工艺的珍品。最早出现在唐代,元朝走向成熟,明清时期达到顶峰。青花瓷的工艺发展及纹饰演变反映了中外技术与文化的交流。

本展览设置了一件大型互动青花投影盘,观众转动“瓷盘”,盘上可以变换元、明、清不同历史时期的青花瓷纹饰,了解青花瓷纹饰的演变,感受青花瓷作为中外交流的纽带与象征的意义。

示图

10.中外水力机械

如何利用水力加工粮食、鼓风冶铁?如何将水从低处提升到高处进行农业灌溉?不同地域、不同民族都各自发明了以水为工作介质的水利机械。这些东西方的水利机械有的大相径庭,有的又有异曲同工之妙。

本展览设置了中国水利机械与外国水利机械(包括古埃及、希腊、罗马等地)两组动态沙盘模型,让观众通过观察、比较,了解东西方人在面对相同需求时各自采取的相似或不同的技术线路。

示图

11.地磁导航

北宋时期,中国人率先将指南针用于航海指向。指南针西传后,极大地推动了各国航海事业的发展,对中世纪以来的世界大融合产生了重要影响。指南针也被誉为影响世界的“四大发明”之一。

本展览不仅展出了中国明代航海水罗盘模型和13世纪阿拉伯水浮式指南针模型,还设置了航海体验游戏,观众可以通过亲自体验古代海船驾驶,学习和了解指南针和船尾舵的使用原理。

示图

12.郑和下西洋

郑和七下西洋的壮举,将海上丝绸之路上的航海活动推向高峰。郑和远航规模之大、船舶之多、人员之众、组织之完备、航海技术之先进、航程之远、所到地域之广,为后世人类大航海时代开创了先河,充分显示了中国对世界文明的贡献。

本展览不仅展出了郑和船队微缩模型,还设置了增强现实(AR)体验,观众可以通过扫描郑和船队各类船只,了解其结构及主要用途。

示图

13.传统中医献给世界的礼物---青蒿素

受东晋葛洪《肘后备急方》的启发屠呦呦和她的团队使用沸点较低的乙醚通过低温萃取的方法,从植物黄花蒿中成功提取了对疟原虫的抑制率达到100%的青蒿素。青蒿素的发现是中西医结合造福人类的成功典范。

展览展示了屠呦呦研究员所获得的诺贝尔奖章及证书的复制品,以及青蒿素研究团队在研究青蒿素时发表论文的文献、中药青蒿的植株标本、青蒿素分子模型等。

示图

14.“看见”黑洞

天文仪器的口径不能无限增加,要想获取更加遥远的天体信息,只能依靠国际合作的力量。2019年4月10日,全球六地共同公布的人类拍摄的首张黑洞照片,就是由包括中国科学家团队在内的来自全球30多个研究机构的科学家共同参与获取拍摄的。本展览通过中国科学院上海天文台参与此项目的电脑机箱与硬盘阵列展示。让观众了解到科研资源共通、数据共享、科学无国界的精神。

示图

15.守望丝路的卫星

各种应用卫星为“一带一路”的互联互通提供可靠保障。北斗导航卫星可在全球范围内全天候、全天时地为各类用户提供高精度、高可靠定位、导航、授时服务,并具备短报文通信能力。

观众通过点选屏幕上的各种卫星图标,不但可以观看相应卫星的视频介绍,还可以在轨道模型上看到该种卫星所在的轨道亮起,同时地球仪上显示的灯光范围就是该种卫星的信号覆盖范围。

示图

16.世界变小了

交通工具的速度影响着人类文明的进程,每一次交通技术的进步都推动着文明的交流与发展。“中国速度”促进了海、陆、空三个方面的蓬勃发展,不仅提升了社会运行效率,更为世界的文化经济交流贡献着力量,让世界小一点、再小一点。

这里展示了交通领域的“中国制造”:包括盾构机、复兴号高铁、民用客机、集装箱滚装船的缩比模型,以及陇海铁路的铁轨实物、用于京张高铁的无砟轨道板等。

示图

三、教育活动

1.日常表演

展出期间开展了丰富多彩的日常表演活动,包括造纸、拓片、捺印、木活字印刷等。

示图

2.特色教育活动

结合华夏科技学堂精心策划并开展配套教育活动,包括古代丝绸之路上的科技交流、古丝绸之路传出科技之印刷术等,展现了经丝绸之路传出和传入的古代科技,引导参与观众了解丝绸之路的历史渊源、文化背景,并体会古代中外科技交流对沿线各国在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影响。

示图

示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