筑梦星球 共创未来——2025年科学方法 特训营项目正式启动



3月24日,“筑梦星球 共创未来”2025年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启动活动在中国科技馆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战略导弹与运载火箭专家龙乐豪,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研究员、中国载人航天工程航天员系统副总设计师、航天医学全国重点实验室主任李莹辉,中国科技馆馆长郭哲和馆党委书记、副馆长钱岩,清华大学、中国物理学会等高校院所专家以及北京市20所合作校和全国20余所科技馆分会场的师生代表,通过线上线下联动的方式齐聚一堂,共同开启这场科学探索之旅。



本次活动涵盖三大主题板块——启动环节、院士科学人文课、“建设外星科考站”创意作品展示。启动活动中,李莹辉研究员作为科学家、工程师代表,通过分享自身的科研经历及感悟,鼓励青少年积极投身科学研究。航天英雄杨利伟及众多专家代表也通过视频寄语青少年,鼓励他们在真实情境中探索科学,成长为可堪大用、能担重任的祖国栋梁之才。此外,我馆科技辅导员和北京第一师范学校附小的学生还带来了精彩的科学表演和科普剧。




在院士科学人文课环节,龙乐豪院士以“我和共和国的火箭事业”为主题,分享了他与中国航天共成长的历程,深入剖析技术攻坚中的挑战与突破,以及背后蕴含的创新思维与航天精神。他还与现场及线上的青少年进行了交流互动,拓宽了同学们的科学视野,激发了他们对航天科技的兴趣和热情。



“建设外星科考站”创意作品展示精选来自全国19个省份、30座城市青少年的优秀作品,这些作品涵盖绘画、沙盘模型、动画视频、科幻文章等形式,从环境改造、生态保障、能源供给等多个维度,展现了青少年对未来太空探索的奇思妙想。



科学方法特训营项目依托真实科研场景,围绕科技前沿领域设定主题,打造充满未来感的科学探索情境。2025年以“筑梦星球”为主题,核心任务是“建设具有一定真实功能的模拟外星科考站”。该项目整合科学家、工程师、艺术家、教育专家、科学教师等多方力量,采用“线上大师课+线下营地”的创新模式,基于跨学科、项目式教育理念,将专家指导与学生实践有机融合,激发青少年的想象力与探索欲。后续,该项目将持续推出科学方法大师课、科学家工程师入校指导实践、夏令营等系列活动,旨在培养具有科学家潜质、立志投身科研事业的后备人才,有力推动我馆科学教育工作迈向新高度。